东方网记者从3月31日召开的2025年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第一季度媒体通气会上获悉,《上海市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存证暂行办法》自2024年12月8日正式施行以来,试点工作总体平稳,市场主体申请踊跃,社会反响较好。截至3月28日,共受理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申请348件,已发证273件,共涉及133个法人组织和38个自然人。申请产品中,本市申请278件,外省市申请70件,包括北京、广东、浙江、江苏、云南、新疆等16省市。
“在数据交易的早期,很多企业不敢将数据拿出来流通,原因在于数据与其他商品不同。数据可能因为一次鼠标点击就被大量泄露,而许多数据又是企业的核心资产。” 市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处处长徐上将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类比“房屋产证”,“登记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数据的流通,减少市场层面的交易壁垒。同时还可以作为一种无形资产,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质押贷款。数据产品的交易方式多样,有些产品可以多次交易实现持续的交易放大效应。随着登记产品数量的增加,挂牌交易的规模也会不断扩大。”徐上透露,截至2025年3月底,登记数据产品在上海数交所挂牌130多个产品,交易额超过1.4亿元;10余家企业获得银行质押融资贷款超2亿元。
徐上介绍,登记的数据产品质量普遍较高。包括中证指数的“沪深300指数”,淘宝的“生意参谋零售电商版”,上海数据集团的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数据”,上海市大数据股份公司的“新市民智能识别模型数据”,拉扎斯网络科技的“基于本地生活知识图谱的大模型训练语料”,抖音游戏的“观星台经营数据分析平台”,人形机器人公司的“通用人形机器人运动行为训练数据”,合合信息的“企业信用评价模型(启信分)”等,均为相应企业的核心数据资产。
截至目前,已经申请登记的数据企业中,有交通运输部、文化部、国家文物局等机构所属单位,也有知名平台包括淘宝、抖音、上海证交所等,还有包括上海钢联、合合信息、人形机器人、金润征信等上市公司,以及上海科技影都、微谱检测、武汉理工等行业内龙头企业。上海大型数据公司基本全部申请登记,包括上海数据集团、大数据股份、亿通国际、联合征信等。申请产品涉及的产业以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金融服务、教育文化为主,行业覆盖气象服务、交通运输、农业科技、影视制作等多个方面。其中,人工智能产业占比超60%,生物医药行业占比20%。数据产品类型主要集中在数据加工产品,为217件,占登记的62%;数据加工集合和数据技术算法共131件,占比38%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2022年6月14日,伊利诺伊州斯科奇——近日,国际冒险...
盛夏5-6月,一汽丰田bZ4X城市巡展正式启动。作为一汽...
跨城市协助送车,异地寻找车源...在最近疫情期间的服务考...
近日,一部由哈佛M6PLUS快乐大使阿达参演的古装女性励...
在燃油车时代,宝马X3一直是中型SUV的运动标杆。同时在...
标签:广汽传祺、传祺、影豹、GS8、SUV、轿车、中国品...
如果说多年前,消费者对中高端MPV的需求更多集中在商务接...
风行游艇拥有游艇级的产品实力,致力于为家庭用户带来全新的...
漫长的夏季过后,气温迅速回升,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重新回到...
近日,李想宣布新车型idealL9将于6月21日正式发布...